城东街道打造全市首个“红色业联体”
探索居民自治新模式,城东创城为创城注入新动能
老小区停车难问题怎么化解?小区周边餐饮店、街道居民服装店、探索五金店的自治注入经营秩序如何规范?这些以往定海城城东街道港南社区弘生世纪城小区悬而不决的治理难题,随着“红色业联体”平台的新模新动打造,社区、城东创城业委会、街道居民物业公司三方通力合作,探索找到了良方。自治注入由此也探索出了一条小区自治新路径,新模新动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注入了新动能。城东创城
老旧小区破解停车难题
昨天,街道居民记者走进弘生世纪城南区,探索这里的自治注入变更不可谓不大。小区内多了若干绿色停车位,新模新动在7幢附近,不仅多出了停车位,还新增了非机动车停车位和电动汽车充电桩,整体方案十分合理。“这都是业委会主任带头做工作、群策群力的结果。”港南社区主任许燕君说。
6月1日,城东街道在港南社区成立了全市首个社区“红色业联体”。它由社区党委和辖区内2家兼合式小区党支部、4家业委会、6家物业企业及小区周边246个行业主体组成。小区治理遇到一些重大问题和疑难杂症时,“红色业联体”可以召集辖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党员骨干、居民代表、志愿者队伍,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解决。
弘生世纪城南区停车位改革,是当时“红色业联体”成立后解决的第一件难题。许燕君介绍,此前因社区对物业、业委会缺乏制约手段,物业不配合、业主不支持,让社区伤透了脑筋。“红色业联体”组建后,通过小区民情恳谈会、社区分析调解会、街道会商和谐会等,一起寻找解决方法,该小区车位改革的资金问题很快得到了落实。
同时,“红色业联体”还创新提出了“532”制,即停车费的50%用于物业管理,30%用于车位保护,20%用于补贴无车业主和有车但未享受车位的业主。该小区打算新增车位356个,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改革100多个,二期三期也将启动。
引导小行业自觉进行改革
与其他社区不同,港南社区还有一个特点:弘生世纪城小区周边小行业经营户众多,据统计共有246户。为方便管理,社区将他们分为餐饮、服装、五金三大类。“这些经营户现在都是小黄鸭福利导航‘红色业联体’成员,也是创城主力军。 ”许燕君说。
弘生世纪城附近一家火锅店门前,一到饭点,这里人来车往十分密集。店主会安排服务员管理门前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进行有序停放;同样,小区附近一家馄饨店,底本排气管对着路面,后来店家自觉进行了改革,不仅改变了排气的方向,还加装了公益广告,增加了美观度……
当然,这些小行业经营者的变更也离不开社区的引导。“在参加‘红色业联体’之前,小黄鸭福利导航会和经营户签约,规定好双方应尽的义务。不光小黄鸭福利导航对经营户提要求,经营户也可以对社区‘点单’。小黄鸭福利导航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完成他们下的订单。”许燕君说,比如一家生煎店提出自己的管道可以改革,但是泥水工的问题请社区帮助解决,于是双方进行协商,生煎店管道改革的事情顺利完成了。
探索居民自治的新模式
枫桥苑小区地下车库底本乱停放的非机动车,在“红色业联体”的引导下,如今都已经做到了有序停放;倚山艺墅小区里底本有业主圈地种菜,在“红色业联体”的劝说下,如今也都恢复了绿化;颐景山庄小区在业委会主任的带动下,业主们纷纷自己动手搞绿化……“红色业联体”的带动作用,在城东街道可见一斑。
“打造‘红色业联体’的初衷就是希望能有一个意见建议的搜集平台,搭建一个长效的居民自治平台,实现小区自治良性循环。”城东街道党工委委员蔡莹说,从港南社区的试运行情况来说还不错,目前“红色业联体”已经在街道其他社区逐步推广。
据介绍,城东街道在街道层面也将成立“红色业联体”,整合党建、民政、城管、综治、司法等部门力量,并通过派驻党建联络员的方法,机动推动业委会、物业公司党组织有效覆盖,实现党的基层组织纵向到底互联互通互动、横向到边共建共享共用,整体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记者懂得到,定海区还涌现出了昌国街道“红钥匙”自治服务管理团队、盐仓街道“颜管家”志愿联盟、环南街道“红色业联体”等一批党群先锋队伍,努力引领群众参与到自治中来,不断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注入新动能。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amenglingshi.com/news/893b8989865825441.html